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焦作市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

时间:2024-05-20 18:30:03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634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焦作市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

河南省焦作市人民政府


焦作市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 第72号


第72号

《焦作市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已经2005年12月14日市人民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市 长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焦作市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的排查,促进事故隐患的有效治理,防止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可能存在事故隐患的单位和公共场所(以下统称事故隐患单位)。
第四条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行事故隐患单位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第二章 评估确认和报告

第五条 根据事故隐患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损失程度,将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和特大事故隐患三级。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1—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含本数下同)的事故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10—4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不含本数下同)1000万元以下的事故隐患。
特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5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
第六条 事故隐患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对本单位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和初步评估,并及时将事故隐患初步评估情况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相关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人民政府,并申请对事故隐患进行评估确认。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当地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相关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举报。
第七条 事故隐患评估确认应当坚持科学、准确、及时的原则。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负责组织其职责范围内事故隐患的评估确认工作;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行业事故隐患的评估确认工作;无单位负责的事故隐患评估确认工作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
第八条 一般事故隐患由县(市)区有关部门评估确认;重大事故隐患经县(市)区有关部门评估,报市有关部门确认;特大事故隐患经市有关部门评估,报省有关部门确认。
第九条 事故隐患评估确认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获知事故隐患报告后,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机构经初步审查,属于本部门评估或确认范围的,应当将事故隐患情况的相关资料书面呈报本部门行政负责人。不属于本部门评估或确认的,应当及时将事故隐患情况移送有关部门。
(二)负责事故隐患评估确认的部门的行政负责人应及时审查相关资料,指派人员进行事故隐患现场核查,并组织集体研究,确认事故隐患。
(三)有关部门在确认事故隐患过程中遇到疑难技术问题的,应当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
(四)经确认为事故隐患的,有关部门应依法向事故隐患单位下发《事故隐患整改指令书》,责令其限期整改;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事故隐患整改指令书》同时上报同级人民政府。
(五)事故隐患确认工作的相关资料应当归档保存。
第十条 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集体研究确认事故隐患时,应当通知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工会组织参加。
第十一条 经县(市)区有关部门确认为事故隐患的,应当向市有关部门备案。经市有关部门确认为事故隐患的,应当向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经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确认为事故隐患的,可直接向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 经确认存在事故隐患的单位应编写事故隐患报告书。事故隐患报告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事故隐患类别;
(二)事故隐患等级;
(三)影响范围;
(四)影响程度;
(五)整改措施;
(六)防范措施;
(七)整改资金来源及其保障措施;
(八)整改目标。

第三章 组织管理

第十三条 事故隐患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事故隐患单位主要负责人是事故隐患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事故隐患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事故隐患单位应当建立规范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并必须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其主要负责人及有关经营管理人员、重要工种人员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规范的安全生产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第十四条 事故隐患单位应当成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构,确保事故隐患及时得到排查和妥善治理,直至事故隐患消除。事故隐患管理排查治理工作机构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掌握事故隐患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及其程度,对事故隐患现场进行管理;
(二)制定事故隐患应急处置和救援预案,并上报当地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相关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三)随时掌握事故隐患的动态变化;
(四)进行安全教育,适时组织演练并及时修订完善事故隐患应急处置和救援预案;
(五)保证抢险器材、救护用品完好有效。
第十五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领导,及时协调、解决事故隐患排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市、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综合管理,指导、协调和监督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承担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监督管理;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发现事故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人身安全的,应当责令事故隐患单位从危险区域撤离工作人员,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
第十七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各级工会组织督促并协助事故隐患单位加强对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治理,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第四章 整 改

第十八条 事故隐患整改实行“谁造成、谁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无单位负责的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由所在地人民政府负责。
第十九条 事故隐患单位应当及时对事故隐患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和有效的防范、监控措施,严防事故发生。
第二十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相关部门应负责处理、协调事故隐患管理和整改中的重大问题,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签发《事故隐患整改指令书》。
第二十一条 事故隐患单位应当认真执行有关部门下达的《事故隐患整改指令书》,及时认真地整改事故隐患。
第二十二条 完成事故隐患整改的单位,经有关部门审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和使用。
第二十三条 事故隐患整改资金由事故隐患责任单位筹措,必要时报请当地人民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给予支持。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四条 对及时发现、举报事故隐患,有效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单位和个人,有关部门或单位应当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二十五条 事故隐患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单位管理,违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造成事故隐患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并依照有关规章制度进行处分;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事故隐患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造成事故隐患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予以行政处分,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有其他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处分。
个人投资经营的事故隐患单位有前款情形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并将其列入事故隐患重点监控检查对象;给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追究其赔偿责任。
第二十七条 对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单位或个人,有关部门应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如实上报。
第二十八条 对接到《事故隐患整改指令书》未及时进行整改的单位,有关部门给予批评教育,并可提请有权机关对单位相关负责人予以行政处分;逾期未改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致使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不依照有关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须资金投入,致使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八十条之规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有前款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八十条之规定,对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未依法履行事故隐患监督管理职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应用问题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关于转发《关于研究深入开展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制度改革的会议纪要》的通知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关于转发《关于研究深入开展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制度改革的会议纪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各成员
单位:

6月19日,国务委员、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主任彭珮云同志主持会议,
研究了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制度改革的有关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发了会议纪要(国
阅[1997]109号)。现将此纪要转发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
实。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1997年7月22日


关于研究深入开展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制度改革的会议纪要
(一九九七年七月十六日)

6月19日上午,国务委员、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主任彭珮云主持会议,
研究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制度改革有关问题,国家计委、财政部、劳动部、卫生部、
国家计生委、全国妇联、国务院妇儿工委、全国总工会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劳动部副部长王建伦汇报了全国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制度改革的进展情况、存在的
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倪豪梅通报了对山东、浙江、
江苏、山西、广东、江西、河北、河南、福建等9个省职工生育保险制度改革的
调研情况。国家计生委副主任李宏规、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华福周等同志发了言。

据汇报,《中国妇女发展纲要》提出:"改革女职工生育保障制度。将女职工
生育保险费由企业管理逐步改为社会统筹管理。这项改革由国有企业逐步扩展到
所有企业",到2000年"在全国城市基本实现职工生育费用的社会统筹"。近年来,
劳动部在有关部门、团体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为贯彻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提出的任务,做了大量的工作,使这项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到1996年底,全国
已有23个省、自治区的969个市(县)实行生育保险费用的社会统筹,参加统筹的职
工2016万。山东、福建、河北、山西省生育保险的覆盖面已达90%以上。实行生
育保险社会统筹,对于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就业,解决企业之间生育费
负担畸轻畸重的问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项工作的进展很不平衡,如北
京、天津、上海3个直辖市至今尚未开展统筹试点。一些部属企业不愿参加当地的
社会统筹。一些地区生育保险基金的结余较多。个别地方管理费提取偏高。生育
医疗费用存在"搭车"现象。

会议认为,生育保险制度的改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要加强宣
传,提高大家对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意义和好处的认识,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
工作。

会议经过研究,议定如下意见:

一、生育保险的保障水平要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企业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只能保障职工生育期间的基本需求。生育津贴应按照国家规定的产假期限与本企
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生育医疗费用要剔除各种与生育无关的开支,医
院要禁止各种"搭车"收费。目前,只在城镇企业职工中实行生育保险统筹。

二、要进一步规范各地生育保险办法。建议基金提取率严格控制在职工工资
总额的0.6%左右,最高不超过1%。要降低管理成本,确保基金专款专用,并建
立健全监督机制。目前基金结余过多的地区,要采取有效措施,或返还企业,或
降低基金收缴的比例,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由于实行计划生育需要做的人工流
产费用,应列入统筹保障的范围之内,劳动部、卫生部、国家计生委要尽快研究
制定《生育保险医疗津贴支付办法》。要改进管理方法,尽快改变生育医疗费用
交给企业包干使用的做法。要研究在贫困地区和困难企业如何开展生育基金社会
统筹工作。

三、劳动部要注意及时总结经验,研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加以完善,
并规范改革办法。要加强与有关部门、团体的联系与合作,及时交流情况,沟通
信息。要做好制定《生育保险条例》的准备工作。国家计委、财政部、卫生部、
国家计生委、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有关部门、团体都要积极支持,共同做好
这项工作。

出席:国家计委郝建秀、姚鸿,财政部高强、孙志筠,劳动部王建伦、张寿琪,
卫生部彭玉、蔡仁华,计生委李宏规、宋燕,全国妇联黄启璪、华福周、丁露、
牛丽华,妇儿工委李启民、卓晴君、吴新平,全总倪豪梅、杨玉臣、金颖。




江西省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

江西省人民政府


江西省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
江西省人民政府



《江西省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已经1998年8月5日省人民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行政处罚听证程序,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各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以下简称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对当事人依法作出下列行政处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一)责令停产停业;
(二)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
(三)对非经营活动中公民的违法行为处以500元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违法行为处以5000元以上的罚款,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处以20000元以上的罚款。但法律、法规、规章对举行听证的罚款限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听证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和便民原则。
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听证应当公开举行。
听证实行告知、回避制度,依法保护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和质证的权利。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含行政公署)法制机构负责本辖区内听证活动的协调、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 听证组织机关和听证人员
第五条 行政处罚实施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由该机关组织听证。具体工作由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承担。
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作出的行政处罚,由委托的行政机关组织听证。
行政处罚实施机关不得委托其他机关或者组织举行听证。
第六条 听证人员是指行政处罚实施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担任的听证主持人、听证员、书记员。
第七条 听证主持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非本案调查人员;
(二)从事法制工作2年以上或者从事行政执法工作5年以上。
听证主持人实行资格认证制度,由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统一组织实施。
第八条 听证主持人履行下列职责:
(一)决定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二)主持听证会;
(三)决定中止、终止或者延期听证;
(四)决定听证员、书记员是否回避;
(五)决定证人是否在听证会上作证;
(六)就案件的事实、作出行政处罚的理由和依据进行询问;
(七)维护听证秩序,对违反听证纪律的行为予以制止。
第九条 行政处罚实施机关根据需要,可以指定1至2名听证员协助听证。
听证设书记员1名,负责听证笔录的制作和其他事务。
第十条 听证主持人、听证员、书记员系下列人员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当事人、本案调查人员的近亲属;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证人的;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听证的。
前款规定,适用于本案的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员。

第三章 听证参加人
第十一条 听证参加人是指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调查人员、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
第十二条 当事人是指将受到行政处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十三条 当事人享有下列权利:
(一)要求或者放弃听证;
(二)委托1至2人代为听证,并出具授权委托书,明确代理人权限;
(三)申请回避;
(四)进行陈述、申辩和质证;
(五)提出新的事实和证据;
(六)核对听证笔录。
第十四条 调查人员是指对本案进行调查并提出给予当事人行政处罚建议的案件承办人员。

第四章 听证的告知、提出和受理
第十五条 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应当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向当事人送达听证告知书。
听证告知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地址;
(二)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及事实、理由和依据;
(三)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四)当事人提出听证要求的期限;
(五)听证组织机关。
听证告知书应当盖有行政处罚实施机关的印章。
听证告知书可以直接送达、委托送达或者邮寄送达。
第十六条 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收到听证告知书之日起3日内,向行政处罚实施机关提出听证要求。当事人以邮寄方式提出听证要求的,以寄出地邮戳日期为准。
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法定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3日内,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由听证组织机关决定。
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未提出听证要求的,视为放弃要求听证的权利。
第十七条 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对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提出的听证要求,应当予以受理。

第五章 听证的举行
第十八条 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在受理当事人听证要求后应当及时举行听证,并在听证举行前7日,将听证通知书送达当事人,告知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及有关事项。
听证通知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
(二)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三)听证人员的姓名;
(四)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听证人员和可能影响公正听证的有关人员申请回避;
(五)告知当事人准备证据、通知证人等事项。
听证通知书应当盖有行政处罚实施机关的印章。
第十九条 听证参加人应当按时到指定地点出席听证。当事人无故不按时参加听证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由书记员记录在卷。
第二十条 书记员在听证会前完成下列事项:
(一)核对听证参加人是否出席听证;
(二)宣读听证纪律;
(三)向听证主持人报告准备工作完毕。
第二十一条 听证参加人和旁听人员,应当遵守下列纪律:
(一)未经听证主持人允许,不得发言、提问;
(二)未经听证主持人允许,不得录音、录像或者摄影;
(三)未经听证主持人允许,听证参加人不得提前退席;
(四)保持肃静,不得鼓掌、喧哗。
当事人未经听证主持人允许提前退席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对违反纪律的旁听人员,听证主持人有权责令其退席,情节严重,妨碍听证会正常进行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二条 听证会应当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会开始,核实听证参加人的身份,介绍听证主持人、听证员和书记员,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当事人申请听证主持人回避的,听证主持人应当宣布暂停听证,报请行政处罚实施机关负责人决定是否回避;申请听证员、书记员回避的,由听证主持人当场决
定。
(二)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拟作出行政处罚的依据和行政处罚建议。
(三)当事人就案件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陈述、申辩和质证。
(四)当事人、调查人员就案件的性质、情节以及行政处罚建议进行辩论。
(五)当事人、调查人员作最后陈述。
(六)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结束。
第二十三条 听证的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现场笔录、视听资料、当事人的陈述等。
所有与认定案件的事实相关的证据都应当在听证会上出示,并经质证后确认。
第二十四条 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笔录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案由;
(二)当事人、调查人员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三)听证主持人、听证员、书记员姓名;
(四)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五)调查人员提出的事实、证据、行政处罚的依据和行政处罚建议;
(六)当事人陈述、申辩和质证的内容;
(七)当事人、调查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第二十五条 听证结束后,听证笔录由当事人、调查人员审核无误后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调查人员拒绝签名的,由书记员在听证笔录上说明情况。
听证笔录中有关证人证言部分,应当交证人审核无误后签名或者盖章。
听证主持人对听证笔录提出审核意见并签名或者盖章。
第二十六条 听证笔录应当作为行政处罚实施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依据。
第二十七条 听证结束后,听证主持人应当依据听证情况,写出听证报告,连同听证笔录报行政处罚实施机关负责人。
第二十八条 听证报告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案由;
(二)当事人、调查人员的基本情况;
(三)听证的时间、地点;
(四)听证的简单经过;
(五)听证认定的案件事实;
(六)处理意见和建议;
(七)听证主持人、听证员、书记员签名;
(八)听证报告制作日期。
第二十九条 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确认的事实和证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作出决定。
第三十条 行政处罚实施机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无效:
(一)应当告知而没有告知当事人有权要求听证的;
(二)应当组织而没有组织听证的;
(三)违反听证程序的。
第三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中止听证:
(一)当事人死亡或者解散,需要等待权利义务继承人的;
(二)当事人、调查人员因不可抗力事件,不能参加听证的;
(三)在听证过程中,听证主持人发现需要对有关证据重新调查或者鉴定的;
(四)其他需要中止听证的情形。
中止听证的情形消除后,听证主持人应当恢复听证。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听证:
(一)当事人死亡或者解散满3个月,未确定权利义务继承人的;
(二)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听证的;
(三)其他需要终止听证的情形。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组织听证的费用由行政处罚实施机关承担,费用来源按有关规定列入正常经费预算。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江西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8年8月30日